“自己种自己卖”,这是“匡筐·鲜”生鲜店在招牌上打的口号。这家店位于武汉市汉阳区芳草五街。种地卖菜,这是店老板匡勇刚的第三次创业。
5月23日下午4时,匡勇刚冒雨将20多筐采摘不到一小时的新鲜蔬菜和瓜果送到店里,马上就围满了顾客。
“他们家自己种的菜,好吃又健康。”“你看,这丝瓜还顶着花,这香瓜是不是特别香?”70岁的张阿姨每天都会到匡勇刚的店买菜。
“匡筐·鲜”生鲜店已开有3年,以卖蔬菜和瓜果为主。绝大部分蔬菜和瓜果都用大筐装,地里怎么采摘的,拉过来原样卖。
匡勇刚和妻子易秋兰有明确的分工,一个负责种菜、采摘、运送,一个负责在店里卖菜。
店的面积只有60平方米,摆放有一排简易货架和一处售卖猪肉的摊位,当顾客超过5个人时就很难在店里转开身。人多时,易秋兰要侧着身子才能从收银台挤出来。
今年43岁的匡勇刚个头不高,脸和手臂黑黝黝的。他小臂和小腿的皮肤上密密麻麻都是小疙瘩,这是下地时被虫子叮咬的。
“原来白多了,当了菜农后变黑了。”匡勇刚笑着说。他老家在武汉蔡甸,种地卖菜是他三次创业。
匡勇刚高中毕业后跟着村里人到广州做皮革加工,2004年开了一家皮具厂,工人有30人,年销售额近600万元。后因皮具市场不再景气,他2009年回到武汉在汉正街做手袋、皮包批发生意。2019年,他瞄准有机蔬菜种植开始了第三次创业。
一开始,欧亿全站 欧亿体育官网匡勇刚对很多菜长什么样都不知道。欧亿全站 欧亿体育官网这次创业之初,他先在老家租了3亩地,一边学习种菜技术,一边尝试摆夜摊卖菜了解市场。
现在,他和几个堂兄弟在汉南承包了100亩地种菜。匡勇刚承包的20亩地种的菜主要在他的店里卖。
23日上午,长江日报记者在匡勇刚种菜的塑料大棚里看到,西红柿、黄瓜、茄子、辣椒、香瓜等长势喜人。大棚里菜草共生,茄子地里的杂草有半人高。大棚门口放着蜂箱,既可以实现生物授粉,还可以生产蜂蜜。20多个大棚都没完全封闭,目的是保证通风,减少病虫害,减少农药使用。记者现场品尝了西红柿、香瓜,汁多味美且有浓郁的香味。
匡勇刚告诉记者,大棚下面埋有水管,采取了滴灌技术,再加上很少打农药,平时只用3个工人就可以管理好。遇到技术问题,他可以向其他种植户请教。
今年种了8亩香瓜的薛利群,平时经常和匡勇刚等人交流种植技术。他说,自己是被匡勇刚带动来承包土地的。对匡勇刚的自产自销模式,他认为不好学,投入大风险也大。
年近六旬的匡满山是匡勇刚的堂叔,曾在广东做了几十年电焊工,现在不要工资每天给几个侄儿在地里帮忙。谈起匡勇刚,他感慨说:“土地不抛荒了,城里人也吃上了健康菜,自己也能挣到钱,不简单。”
“匡筐·鲜”生鲜店每天早上7时开门,晚上8时打烊,平均一天卖出的蔬菜和瓜果超过1000公斤。夫妻俩请了一位河南大姐帮忙,早晚高峰时,易秋兰和河南大姐忙得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。
每天小店开门时,匡勇刚已到地里开始了一天的忙碌。下午,他会把新鲜采摘的蔬菜和瓜果等运送到店里。
“匡筐·鲜”生鲜店已在周边居民中形成了口碑,有不少回头客。匡勇刚透露,这几年卖菜每年的销售额在200万元左右。
从2021年起,匡勇刚夫妻每年还给“匡筐·鲜”生鲜店所在的澜菲溪岸社区捐赠1000公斤左右的菜,再由社区分发给困难群众和有需要的老人。
记者采访那天,匡勇刚听到顾客们对自家蔬菜瓜果的称赞,笑着抹了一把汗水。这几年,他虽然人晒黑了,打扮也不再讲究,但他感到很踏实。
Copyright © 2019-2023 欧亿(集团)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:蜀ICP备1900917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