央广网北京11月10日消息(记者杨滢 杨守华 泰州台陈丹丹)据中国乡村之声《三农中国》报道,金秋十月,本是丰收喜悦的时节,但由于销路不畅,作为农业大省的山东,近一段时间以来却频繁出现农产品滞销问题,滨州的芹菜、聊城的辣椒以及平度的生姜,这些名声在外的农产品普遍出现销售难现象,农民们是心急如焚。
守着全国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山东寿光蔬菜市场,农产品的销售为何还如此低迷?农产品频繁滞销,又该如何走出困局?《农经漫谈》,我们请中国乡村之声特约评论员、市场分析师徐春晖来分析分析。
徐春晖:火红的辣椒,汪绿的芹菜、嫩黄的生姜、红彤彤的苹果如今,它们在一些地方的农民眼中,已经不是喜悦的色彩,而是焦心的忧郁。据我了解,今年山东省农产品获得丰收,本指着好收成换来个好收入,但是失望却在大家心中迅速蔓延!
“丰收”一词对于中国农民来说本应是与喜悦和富足相联系的。但近年来对于农民,丰收中也存在着很多不得不面对的问题“滞销”。农产品丰收了,却出现了让农民收入不丰收,有时候还亏损的诡异现象,着实让人心里一痛。
痛过之后,还得面对现实。“滞销病”究竟是怎么一回事?用市场经济学术语解释,可以简单地归纳成一句话:“滞销就是商品因为多种原因而造成销售缓慢的现象”。再进一步深入分析我国农产品滞销现象就会发现,农产品滞销的原因大致如下:农产品喜获丰收、盲目耕种、产品供大于求、信息失灵、流通梗阻等。
咱就拿目前正在滞销的山东芹菜来说,据了解,2013年滨州当地的芹菜收购价到了一块三毛钱,在高价格的刺激驱使下,许多农户开始由种粮改种芹菜,芹菜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增,芹菜价格却从2014年开始一路下滑,每斤跌到今年的一毛多。山东即使有着全国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寿光蔬菜批发市场,面对全国各地蔬菜的集中上市和各地果蔬市场价格的跌跌不休,也显得无能为力。我个人认为,产量增加,促使市场价格下跌,这是市场规律使然。
但是,我在调查中也发现,同是滞销的苹果,却出现了“东边日出下边雨”的现象,威海有的农产品经销商却卖出了高价。原来,为了广开销路,经销商涉足电商,将公司培育的精品苹果在网上挂售,形成了线上线下齐发力的局面。
我们或许能从威海苹果经销商的作法中获得一些启示,首先要下大力气推动农产品生产和市场流通领域的变革。同时,探索新型产销对接模式,创新思维,比如家庭农场或者合作社,作为主体来生产,同时和一些大中型城市批发市场超市建立合作关系,根据他们对产品、品种、质量的要求来安排生产,达到蔬菜生产标准化;同时,可以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信息,构建权威的信息平台,实现供求信息的有效监测、预警、引导。从生产、流通、销售等各环节同步入手。我想,这才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之策,也只有这样,才能让农民朋友每年都能品尝到金秋丰收的喜悦。
Copyright © 2019-2023 欧亿(集团)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 备案号:蜀ICP备19009171号